产品展示
淮海决战:80万国军损失惨重,打共军是送死,不打也是饿死?
2025-08-11
1948年深秋的南京,蒋介石的官邸灯火通明。
这位统帅捧着一张烫金的委任状,满脸堆笑地递给白崇禧:"健啊,华东华中剿总就交给你了!"谁都没想到,刚在大别山中野打得丢盔弃甲的"小诸葛",竟然当场回绝。这出戏可把南京城里的达官显贵们看懵了——白崇禧这唱的是哪一出?难不成是被大别山的胜仗冲昏了头?
白崇禧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位桂系名将太清楚国军内部的弯弯绕了,黄埔系的邱清泉、黄维那些人,表面上喊他"白总司令",背地里都在嘀咕"广西佬算老几"。老蒋就更绝了,打仗时电话能从南京直接打到连队,他这个剿总司令反倒像个传令兵。后来白崇禧跟家里人掏心窝子:"八十万大军听着威风,实际就是八十万个绣花枕头,里面塞的全是烂稻草!"
要说打仗的荒唐事,那真是三天三夜说不完。黄百韬兵团在新安镇干等了两天,眼巴巴盼着海州的四十四军来会合。这期间共军的包围圈都快扎严实了,徐州剿总司令刘峙还在官邸里喝着龙井听小曲儿呢。等发现情况不对,老黄十万大军已经被堵在运河边上了。更绝的是李弥兵团,明明离着就二十里地,硬是按兵不动,活像看大戏的观众。黄百韬最后举枪自尽时,身边就剩个警卫营,死前据说还念叨:"等友军?等来的是阎王爷!"
邱清泉的"铁甲雄师"就更逗了。这位整天把"机械化部队"挂嘴边的将军,在双堆集可算栽了大跟头。坦克陷在泥地里动弹不得,活像一群晒太阳的铁乌龟。卡车没油趴窝,士兵饿得直拆轮胎煮胶吃,那场面,简直比过年杀猪还热闹。最讽刺的是空投补给,飞机倒是勤快,问题是投下来的物资十有八九都进了共军的炊事班。士兵们气得直跳脚:"这他娘的是给共军送年货呢?"
杜聿明带着三个兵团原本都跑出包围圈了,结果老蒋一封亲笔信追着屁股送来:"着即向东攻击!"杜聿明当场把信摔在地上,牙齿咬得嘎嘣响。参谋小心翼翼地劝:"军座,抗命要掉脑袋啊..."结果十几万大军硬是调头往火坑里跳,最后在陈官庄冻得瑟瑟发抖。伤兵没药医,马匹杀光吃肉,连树皮都啃得精光。有个老兵后来回忆说:"那时候放个屁都觉得香,好歹是口热乎气儿!"
白崇禧为啥死活不接这个烫手山芋?这位"小诸葛"可不光会打仗,更会算人情账。黄埔系将领阳奉阴违,后勤系统腐败透顶,老蒋又酷爱瞎指挥。大别山能打赢,是因为山高皇帝远,老蒋的电话线扯不过去。淮海战场就在南京边上,这仗还怎么打?后来他私下说:"让我去指挥?那就是让我背黑锅!打赢了功劳是老蒋的,打输了我就是替罪羊。"这话说得真叫一个通透。
说来也怪,国军明明装备精良,愣是被小米加步枪的共军打得找不着北。说到底啊,再好的武器也得人来使唤。黄维兵团里一半是新抓的壮丁,枪都端不稳,晚上站岗能把自己吓哭。老兵们更绝,整天嚷嚷:"打共军是送死,不打仗饿死也是死。"枪声一响就往草堆里钻,活像一群受惊的鹌鹑。老百姓看见国军就躲,见到共军反倒箪食壶浆,这仗还怎么打?
仔细琢磨白崇禧的选择,不得不佩服这位"小诸葛"的眼光毒辣。他太清楚国民党的病根在哪了——不是武器不精良,不是人不够多,是整个体系从里到外都烂透了。就像一筐苹果,表面看着光鲜,其实里面早就蛀空了。这样的队伍,别说八十万,就是八百万也是白给。说来也讽刺,白崇禧这辈子最明智的决定,竟然是拒绝了一场看似唾手可得的胜利。这其中的道理,够后人琢磨一辈子。
本文就是要把正能量给传递出去,把社会的主流旋律给弘扬起来,可没带一点不良的引导哦。要是有侵权的情况,就赶紧联系我们,我们会立马进行改正或者删掉相关内容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