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超百万兵力集结,俄乌总决战在即?默克尔预测结局:只有一种可能

2025-07-29

俄乌冲突打到现在,三年多过去了,大家都盯着前线动静,尤其是苏梅方向的兵力调动,让人觉得大战随时可能爆发。俄罗斯那边从年初就开始加强部署,据一些报道,俄军在苏梅周边集结了大约5万士兵,这是他们从库尔斯克州反击后,又一次大举越境的动作。乌克兰军队也没闲着,总军力据说有220万左右,其中活跃部队90万,分布在多条战线。

双方加起来,前线总兵力轻松超过百万,这不是随便说说,媒体和情报机构都提到了这个数字。俄罗斯还拉来了外援,朝鲜从去年底派了1.1万士兵,今年七八月又计划增派2.5万到3万,总数能破4万。这些朝鲜士兵主要负责后勤和工程,但也参与前线训练,帮俄军修工事、运弹药。

乌克兰情报局爆料说,这些援军会进一步加强俄方的火力优势,因为朝鲜还提供大量军火,三年来已经供应了上百万发炮弹和导弹。苏梅这个地方战略位置关键,如果俄军拿下,就能完全控制顿巴斯盆地,还能威胁基辅外围。

乌克兰自然不会轻易让步,他们在苏梅加强防御,动用西方援助的导弹和无人机反击,这段时间还击毁了俄军几套高价值防空系统。战场上消耗巨大,乌克兰前五个月登记的逃兵案就超10万,说明士气和人力问题越来越严重。俄罗斯那边也损失不小,但他们通过征兵和雇佣军补充,军队规模从入侵初期的15万扩到现在的64万部署在乌克兰,还计划增到150万。总的来说,这场集结不是小打小闹,感觉像是要来场决定性对抗。

为什么现在突然闹这么大?从时间线上看,2021年10月俄罗斯就开始在边境大规模集结,那时候就引发了危机。2022年2月24日全面入侵,俄军从四个方向推进:北部从白俄罗斯打基辅,南部从克里米亚,东南从顿巴斯,东部攻哈尔科夫和苏梅。初期俄军进展快,但乌克兰抵抗顽强,收复了不少地盘。

2023年乌克兰南部反攻没太大成效,巴赫穆特打成持久战,瓦格纳集团在那儿损失惨重。2024年进入僵局,俄罗斯在顿涅茨克推进缓慢,但火力优势明显。到了2025年,焦点转到苏梅和库尔斯克。俄军从边境另一侧进攻,士兵称集结了5万人,大概是乌克兰对面的三倍。

6月底,俄罗斯发动空袭和地面行动,意图突破乌克兰防线。乌克兰总司令瑟尔斯基说,俄军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集结了11.1万士兵,这是冲突以来最大规模。红军村那边,俄军11万大军猛攻一年没拿下,乌克兰伤亡重但还守着,前线高层接连阵亡。双方都用无人机和导弹互轰,俄罗斯从伊朗买无人机,乌克兰用北约的M1坦克和F-16战机。

总兵力突破130万,这规模像二战再现,钢铁熔炉一样消耗人力物力。乌克兰人力短缺更严重,试图夺取俄罗斯核电站或首府,但进展有限。俄罗斯军队扩充后,收益却在减少,说明战争拖长了对谁都不利。

默克尔这个人,在俄乌问题上绕不开。她是德国前总理,2005到2021年在位,推动德国和俄罗斯经贸合作,尤其是能源管道项目。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她参与明斯克协议谈判,那协议包括停火和重武器撤离,但执行不力。2022年入侵后,默克尔在采访中承认,明斯克协议其实是为乌克兰争取时间增强军力。这话一出,俄罗斯觉得被骗了,普京说西方不守信用。

默克尔2022年12月在时代周报上说,俄乌争端终将以谈判方式收场。当时很多人不当回事儿,但现在看,她的话有道理。她强调,战争无法带来真正胜利,只有政治手段才能实现和平。2024年她出版回忆录,重申对俄政策,指出乌克兰需要美国和北约支持才能维持独立,但俄罗斯不能赢得战争,谈判是必要轨道。

2025年1月,她又在媒体上说,无论战场怎么变,冲突会在谈判桌上结束。这预测基于她的经验,明斯克虽没持久,但展示了谈判潜力。西方部分政客也开始意识到,挑起冲突是个错误。弹药产能跟不上俄罗斯,火力优势越来越明显。试图孤立俄罗斯也没成功,中国印度保持贸易。默克尔的话反映了理性声音,军事手段有限,得推动对话。

俄罗斯态度确实变了。初期他们想快速结束,但明斯克被骗后,不再信西方。普京尊重强者的逻辑,让步视为软弱。现在俄罗斯迈出初步步骤,释放战俘,提出停火条件如非军事化。

2025年2月,美国和俄罗斯在沙特谈判,乌克兰欧洲没参与,俄军收回800多平方公里库尔斯克土地。4月,美国考虑在和谈框架内承认克里米亚归俄罗斯,这表明特朗普政府想通过让步打破僵局。

特朗普上台后,质疑援助,但7月承诺提供武器,要求欧盟出钱。欧盟处境尴尬,先前对华施压设置稀土期限,没回应,还面临特朗普关税战。默克尔看到这局面,肯定感慨。她的遗产因明斯克暴露意图而复杂,俄罗斯视之为欺骗。但冲突按她预测,向谈判倾斜。6月伊斯坦布尔初步接触,交换地图讨论停火。俄罗斯表达意愿,西方承认军事极限。

为什么谈判是唯一可能?因为战场上谁也无法彻底碾压对方。俄罗斯进展放缓,尽管军队扩大。乌克兰反击有效,但人力短缺,逃兵多。三年战争造成上百万军民死亡,乌克兰财产损失巨大,对全球政治经济影响深远。俄罗斯经济受制裁,但靠能源和盟友撑着。西方援助疲软,美国弹药产能不足。

特朗普威胁俄罗斯100%关税,如果不谈。他大赞普京促进俄美关系正常化,双方拟新一轮和平谈判。英国前外交部长预测,如果特朗普胜,战争很快结束。默克尔早说外交手段还没尽,但现在外交可能性耗尽,得靠谈判。俄罗斯公开质疑乌克兰存在权,试图颠覆欧洲秩序。但谈判桌上,乌克兰可能让步,宣布不加入北约,接受部分土地归俄。普京曾说尊重强者的原则。

这场战争从2014年就开始了,克里米亚被吞并,顿巴斯叛乱。乌克兰实施去俄罗斯化政策,引发国族分裂。北约东扩让俄罗斯不安。2022年全面入侵升级,成了欧洲最大规模战争。三年影响军事层面:俄乌兵力从几十万到百万,科技战突出,无人机炸坦克成本低效高。

乌克兰公司TAF Drones每天产1000架,每架500美元,却毁百万美元俄坦克。经济上,俄罗斯转向东方贸易,西方通胀高企。政治上,欧盟分裂,法国德国意见不一。默克尔卸任后偶尔评论,强调和平需努力。她的预测不是空谈,基于多年外交经验。

展望未来,决战在即但不一定爆发。苏梅集结是压力测试,俄罗斯想巩固顿巴斯,乌克兰守基辅外围。百万兵力对峙,消耗战为主。谈判是出路,俄罗斯已迈步,西方让步迹象明显。默克尔的话提醒大家,战争没赢家,只有谈判能止损。

俄罗斯通过空袭和地面集结施压,乌克兰用西方武器回击。朝鲜援军和军火让平衡微妙。欧盟该如何选择?先前强硬,现在被动。默克尔看到,肯定觉得欧盟天真。冲突发展到这步,最尴尬的是欧盟,不是俄罗斯或美国。

新闻动态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