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以军接管加沙前允居民撤离 吁他国收留难民

2025-08-18

夜色笼罩下的加沙城,空气中弥漫着硝烟的味道。

阿布·哈桑一家蜷缩在地下室里,耳边不时传来炮弹爆炸的轰鸣声。

五岁的女儿紧紧抱住他的手臂,小声问道:"爸爸,我们明天还能去学校吗?"哈桑张了张嘴,却不知该如何回答。就在几个小时前,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电视上宣布,以军即将接管加沙城,但会"允许"居民先行撤离。这个消息像一块石头,重重地砸在加沙民众的心上。

以色列安全内阁在周五的会议上,正式批准了扩大在加沙军事行动的计划。内塔尼亚胡在接受i24新闻采访时说得很明白:加沙城是哈马斯的最后据点,以军会在平民撤离后进入。这话听起来挺有道理,但细想之下却让人心里发毛。就像房东说要装修房子,让租客先搬出去,可问题是,这些租客能搬去哪儿?加沙地带被封锁多年,埃及的拉法口岸时开时关,周边阿拉伯国家也都大门紧闭。

联合国难民署的数据显示,自本轮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已有超过190万人流离失所,占总人口的85%。这个数字让人心惊,但更让人揪心的是,这些人的出路在哪里?内塔尼亚胡呼吁国际社会"敞开大门",可现实是残酷的。约旦外交大臣萨法迪就明确表示,接收加沙难民意味着"永久性的人口迁移",这是阿拉伯国家无法接受的。叙利亚战争时欧洲接收难民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如今谁还愿意再当这个"接盘侠"?

国际法专家阿姆斯特朗教授指出,根据《日内瓦公约》,占领方强制迁移平民可能构成战争罪。但以色列方面坚称这是"人道主义措施",是为了保护平民安全。这种说法在加沙民众听来,就像是在伤口上撒盐。哈桑的邻居穆罕默德苦笑着说:"让我们离开家园,还说这是为了我们好?这跟强盗抢了你的房子,还说'我是为你好'有什么区别?"

人质问题也是这场冲突中的一根刺。内塔尼亚胡声称"部分协议已达成",但《国土报》援引以方官员的话说,谈判进展缓慢,短期内难有突破。这种公开表态和私下说法的反差,让人不得不怀疑其中的政治算计。特拉维夫大学政治学教授科恩分析道:"谈判桌上每一句话都是棋子,关键是要看谁在什么时候需要什么。"

内塔尼亚胡最近的日子也不好过。他指责前官员和"卡普兰运动"散布假消息,还抱怨军方高层处处和他作对。更夸张的是,他声称自己和家人面临暗杀威胁。这些言论在以色列国内引发轩然大波,反对党议员拉皮德直接回怼:"总理先生,与其担心暗杀,不如先想想怎么解决这场危机。"

在国际舞台上,内塔尼亚胡对特朗普的赞美之词溢于言表,却对拜登政府只字不提。这种差别对待耐人寻味,特别是在他放话"没有美国支持也要打击伊朗核设施"之后。德黑兰大学中东问题专家哈桑尼认为,这更像是一场政治表演:"内塔尼亚胡需要向国内展示强硬形象,特别是在战争持续这么久之后。"

加沙的夜空依然不时被炮火照亮。哈桑看着熟睡的女儿,心里五味杂陈。这场所谓的"人道撤离",对他们这样的普通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是暂时的避难,还是永久的流亡?国际社会天天在讨论加沙问题,可真正站在加沙民众角度思考的人又有多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联合国官员私下说:"这就像一场精心设计的棋局,平民不过是棋盘上的卒子。"但卒子也有感情,也有家。当大国们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时,是否有人想过,加沙的孩子们只是想平安地上学,加沙的父母们只是想给孩子一个安稳的童年?

夜深了,加沙的星空依然明亮。只是不知道,这片星空下的人们,明天又将面临怎样的命运。当战争成为常态,和平反而成了奢侈品。或许,真正该思考的问题是:在这场看似无解的死结中,我们每个人,又能做些什么?

新闻动态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