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看了华为前高管回忆任正非的故事,不禁感叹:能被激励也是天赋

2025-08-18

李玉琢,一个职业经理人。

看他的履历很扎实,可谓一步一个脚印,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计算机专业出身,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无疑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后来进入科学院做计算中心做工程师,这期间管理才能得到发展,然后又进入四通,历任北京四通办公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四通集团OA本部部长、四通集团公司副总裁等职务。

四通是当年中关村最著名的民营科技企业之一,一群辞去公职的科技人员靠借款两万元起家,两年后、1986年注册成立北京四通集团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并在两年后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

要知道任正非1987年在深圳成立华为公司的时候,也才两万一千元的资本。

所以李玉琢能够在四通集团当副总裁,可见其能力。

在华为,李玉琢“从零开始”。

李玉琢之所以离开如日中天的四通,跟工作不顺利有关,当然具体没法细说。不过有大公司职场经历的人都能心领神会,中国企业内部的拉帮结派、站队、跟人的风气历来就是杜绝不了。

相比四通,当时的华为还称得上“弱小”,但华为发展的势头很猛,它有两点最吸引人:其一是工资待遇高,涨薪快,对于贡献大的人才可谓“上不封顶”,任老板很舍得给钱。

其二就是内部的关系相对简单,老板强势,那老板就相当于最大的一派,谁敢拉帮结派?

或许这都是吸引李玉琢的地方,但到了他这个级别,突然要跳槽也难免引人疑虑,华为也是经过调查研究后才放心,毕竟人才难得。

在入职华为后,任正非先让他去生产车间实习了一个月,然后又让他先后担任了莫贝克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合营控股子公司)的总经理和总裁。

看了华为前高管回忆任正非的故事,不禁感叹:能被激励也是天赋

对于李玉琢这种人才,任正非还是很重视的,从某种意义上,李玉琢算是大公司副总裁跳槽到华为的一个案例,也就是说,这不仅仅是一个人才加盟的事,而且有代表意义,如果李玉琢发展很好,那就会形成示范效应。

这或许也是李玉琢在离职后任正非罕见表示挽留的缘故之一。

通过李玉琢的故事,我们也可以从中一窥任总驾驭人才的心法和方法。

简单说就是给舞台,给压力,让人才有证明自己才能的机会。毕竟公司是做事的地方,每个人都必须是贡献大于成本才行。

莫贝克在李玉琢执掌之前,用他的话说是“无足轻重的寄生企业”,但任正非给他的目标是做成“亚洲第一”。

这就是任正非,这就是华为的风格,在你刚刚进入的时候就逼得你喘不过气来。

市场压力在公司内部无障碍传递,真金不怕火炼。

在一开始的时候,任正非对李玉琢是客气的,经常笑容满面,但在工作上,任正非给他的压力是越来越大。

“他的强势、多变、暴烈、狂热,让你心生不安的同时,又无法拒绝他的要求。这两种情绪一直在我胸中交织、冲撞,没有片刻安宁。”

所以跟着任正非这样的老板,员工必须不断激发自己的潜力才行,严厉的老板总是给员工更高的目标,让其做得更好。

当时莫贝克的通信电源主要是华为在用,但由此任正非就告诉李玉琢莫贝克的电源价格太高,他决定以后不再用了,这简直是当头一棒。毕竟莫贝克每年在华为那里有三四千万的销售额,而且如果连华为都不用了,那莫贝克还怎么对外销售产品呢?

李玉琢抓紧找团队开会,想了三个办法,一方面是跟华为的采购部谈判,看价格降低到什么程度合适,一方面是研究产品降低成本的方法,还有一方面就是开拓华为之外的客户。

当李玉琢把电源的价格做到差不多国外品牌的一半后,才算过关。

李玉琢为什么要离开华为?

从事后看,李玉琢在华为发展过程中等于是“高速下车”,那是华为发展最迅猛的阶段,华为马上就要成为国内电子科技企业百强首位,如果李玉琢不离开,无论利益还是成就,无疑都要比离开更好。

但对于李玉琢这种人而言,他一旦是有了去意,那就难以挽回了。

李玉琢给任正非的理由是什么呢?表面是身体和家庭,但实际上是外面有公司送他10%的股份,条件很好,他想另谋高就。同时他对于自己在华为的工作安排也不满,另外就是他认为不能失去个性,“这是我最不能接受的”。

任正非爱才如命,李玉琢要走他肯定是心里不舍,所以“三辞四留”,哪怕他离职数年后,还专门找人劝他回去。除了这种诚意,让李玉琢感到的还有任正非的大度:

按华为的规定,12月31日以前离开公司的,不能发上一年的奖金。后来郭平告诉我,任正非直到2000年元旦之后才让孙亚芳在我的辞职书上签字,就是为了让我拿到1999年的奖金。那年的奖金,是我在华为拿得最多的一次。

也就任正非这种老板才能做出这种事来了。

为什么老方说“能被激励也是天赋”?

以李玉琢为例,他有很多优点,但他也有个缺点就是太过于注重自己的所谓“个性”,其实每个人都有个性,但优秀的人物都知道个性与共性的相融,毕竟人是社会生物,不可能光以自我为中心。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我们看余承东也是个性张扬的人才,他为什么能够一直留在华为,不断成长呢?关键在于他真正认同了华为的奋斗文化和价值观。

而李玉琢在华为创业阶段干了那么久,都没有发自内心的认同,这也是职业经理人普遍的问题所在。如果你不是真正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那你在这个企业就会觉得干得没意思。这就像一个人出国后语言、生活习惯都难以适应,但等到了下一代就天然适应了。

所以还是信不信的问题,在华为发展过程中,不是每个人才都认同了任正非的企业理念,但只要是相信了任正非,接受了任正非的激励,那自己的发展空间其实就放大了很多。

实际上,老板愿意给你机会才会注意你,批评你,甚至是骂你,让你能够快一点取得成功,如果你对此觉得是很委屈,甚至感到被冒犯了,那你也就只适合被人客客气气对待。普通人的自尊心强,很敏感,很脆弱,所以也就容易平庸。

不知道在外面风雨多年之后,李玉琢对于自己的选择有没有过后悔。任正非这样的老板百年难遇,有机会跟着他奋斗,肯定是吃不了亏的。

新闻动态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