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取悦特朗普”?泽连斯基敏感时期换掉乌克兰驻美大使 媒体称按照泽连斯基的想法 新大使须是“交易能手” 同时又能被美国政府和国会接受
2025-08-30
#2025洞察时局#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2025年8月28日突然宣布更换驻美大使,这一决定迅速引发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根据多方报道,原乌克兰驻美大使奥克萨娜·马尔卡洛娃被撤换,接替她的是资深外交官、前副外长瓦西里·博德纳尔。这一人事变动正值美国大选进入白热化阶段,而乌克兰持续依赖西方军事援助对抗俄罗斯的特殊时期,因此被外界解读为基辅试图调整对美外交策略,尤其是"取悦"可能重返白宫的前总统特朗普。
**敏感时机的关键人事调整**泽连斯基此次换帅的时机极为微妙。一方面,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刚刚结束,特朗普正式获得总统候选人提名,民调显示其支持率领先现任总统拜登;另一方面,乌克兰战场形势依然胶着,乌军近期在哈尔科夫方向的防线承受巨大压力,急需美国加快交付F-16战机和远程导弹等关键武器。据《华盛顿邮报》援引消息人士称,白宫对马尔卡洛娃的工作表现并无不满,她任内成功推动美国通过超过1700亿美元的援乌计划。但乌克兰政府内部认为,随着美国政治风向变化,需要一位更擅长"政治交易"的大使。博德纳尔的履历显示,这位55岁的外交官曾在2014-2019年担任副外长,深度参与过明斯克协议的谈判,具有丰富的对美交涉经验。值得注意的是,他曾在2016年特朗普首次当选后,牵头协调乌克兰与美国新政府的接触。基辅政治分析家塔拉斯·佐佐尔指出:"博德纳尔精通华盛顿政治运作规则,尤其熟悉如何与共和党建制派打交道,这显然是针对特朗普可能胜选所做的预案。"
**"交易艺术"与军援困局**美国《政治报》披露,泽连斯基在内部会议上明确要求新大使必须具备三项能力:第一,能在美国两党间巧妙周旋;第二,精通军事援助项目的谈判细节;第三,与特朗普团队建立有效沟通渠道。这些要求直接反映了乌克兰领导层的深层忧虑——尽管拜登政府承诺支持乌克兰"直至胜利",但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已多次阻挠援乌法案,特朗普更曾公开表示"24小时内结束战争"。根据布鲁金斯学会的统计,截至2025年7月,美国对乌援助占GDP的比例已降至0.3%,远低于2023年的0.8%。与此同时,欧洲盟友的援助也出现"疲劳综合征"。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欧盟国家承诺的2025年援乌资金中,实际到位率不足60%。这种背景下,乌克兰急需打破华盛顿的政治僵局。前美国驻乌克兰大使威廉·泰勒分析称:"博德纳尔面临的挑战是双重的:既要确保现有援助渠道畅通,又要为可能出现的特朗普政府准备替代方案。"
**特朗普因素与乌克兰的困境**特朗普在8月27日的竞选集会上再次提及乌克兰问题,称"那些钱本该用于美国边境安全"。这种言论让基辅方面深感不安。俄罗斯《生意人报》指出,莫斯科正密切关注美国选举动态,认为特朗普若当选将大幅改变西方对乌政策。不过,乌克兰外交消息人士透露,博德纳尔上任后的首要任务是与特朗普核心圈建立联系,特别是其女婿库什纳和前国家安全顾问弗林。值得注意的是,乌克兰此次人事调整也暴露出其外交策略的内在矛盾。一方面需要维持"价值观外交"的形象,强调民主对抗专制的叙事;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进行更为务实的利益交换。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研究员奥尔加·奥尼希申科指出:"泽连斯基团队正在学习以色列的游说模式,但乌克兰缺乏犹太裔美国人的组织基础和两党共识。"
**历史阴影与现实博弈**这并非乌克兰首次因美国政治变动调整外交布局。2019年特朗普"电话门"事件导致时任驻美大使玛丽·约万诺维奇去职,暴露出基辅在大国博弈中的脆弱性。如今历史似乎正在重演,只是角色发生了转换。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报告显示,乌克兰政府已组建由总统办公厅主任叶尔马克牵头的"美国大选应对小组",定期研判各种选举情景下的对策。在人事变动宣布当天,乌克兰外交部强调这是"正常轮换",但未解释为何选在美国大选关键期进行。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嘲讽称这是"跪舔表演",而美国国务院则表示尊重乌克兰的主权决定。微妙的是,博德纳尔曾参与处理拜登之子亨特在乌克兰的商业往来调查,这一背景可能成为未来美乌关系的潜在爆点。**未来走向的三种可能场景**国际战略研究所分析师绘制了乌克兰对美外交可能面临的三种场景:第一,若拜登连任,乌克兰将继续现有路线,但需应对民主党内部进步派要求和平谈判的压力;第二,若特朗普当选且兑现"速战速决"承诺,乌克兰可能被迫接受不利的领土妥协;第三,出现"分裂政府"情况(总统与国会分属不同党派),乌克兰需要同时在白宫和国会山展开更复杂游说。
目前,博德纳尔已启程赴华盛顿履新。据知情人士透露,他携带了一份"特殊任务清单",包括推动美国批准转让ATACMS导弹系统、建立与特朗普团队的秘密沟通渠道,以及筹备泽连斯基可能在美国大选后的访问。乌克兰最高拉达外交委员会主席梅列日科坦言:"我们正在为最坏情况做准备,同时希望争取最好结果。"这场外交人事变动背后,折射出处于战争状态的中小国家在大国政治漩涡中的生存之道。正如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最新民调显示,82%的乌克兰民众认为国家命运"取决于西方支持",但只有43%相信这种支持会长期持续。在这种认知裂缝中,乌克兰外交官们不得不在理想与现实间走钢丝,而驻美大使这个角色,正成为这场高风险博弈中最关键的支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