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官方警示!东北雨姐成为反面典型,复苏的希望彻底破灭
2025-08-31
最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举行了新闻发布会,直接提到了东北雨姐和三只羊这两个名字。
他们就被点名为直播带货乱象的典型代表,主要是靠虚假宣传的套路在混日子。
实际上,东北雨姐之前因为售卖假粉条、摆拍人设塌房,账号差不多封了快一年了。
原本她正偷偷摸摸打算卷土重来,自己那社交账号也不时出来露个面。
结果官方一声点名,把她当成反面典范,这下想要卷土重来的心思就彻底打消了。
草根网红的塌房之路
其实,东北雨姐之所以能走红,靠的就是那种“真诚实在”的人设。
视频中的她总是穿着花棉袄,在农村院子里忙碌:土灶里炒菜、劈柴喂鸡,一副朴实的模样。
那浓浓的大碴子味东北话,说得特别接地气,嘴里还声称自己卖的都是“老家特产”。
没多一会儿,就吸引了大概2500万粉丝,成了平台上的超级红人。
可以搞直播带货,这层看上去“真诚”的外壳就被揭开啦。
有人买了她推荐的红薯粉条,一回家一煮发现挺怪的。
检测一出,发现根本不是红薯做的,全都是木薯淀粉。
粉丝去她那维权,她不但不承认,还在直播里跟打假博主扭起了麻烦。
总有人说她“刻意抹黑”,还说“眼红农村人过得比她好”。
更让她丢脸的是,她那些“真实乡村生活”还是装出来的。
有人爆料,说她拍视频的院子其实是租的,而且那土灶也不是她自己建的,而是节目组专门搭的道具。
说到视频里经常出现的那个豆腐店老板,其实都是请来的群演,这人平时根本就不卖豆腐。
这才让网友们意识到,所谓的“东北大嫂”其实只不过是个剧情设定罢了。
这一下人设全崩了,账号也直接被平台封了一年多。
粉丝少了700多万不说,那之前积攒的好评也一夜之间散得差不多了。
复出试探难奏效
账号快到10月解封了,东北雨姐也不敢闲着,早早就开始悄悄试探复出的味道。
6月高考那阵子,有人就在考场外搭个“爱心补给站”,挂横幅送水、发文具啥的,挺暖心的。
看似在做善事,实则是借着高考这个热点来增加点名度罢了。
到了7月,又露出了点小心思,转发宠物博主的微博想蹭点热度。
就在别的博主的视频里露个脸,配上一句“生活不易”,打算博点同情心。
那几个徒弟的账号早就开始恢复更新了,后续的名字后面都加了个“恩师雨姐”的后缀。
很明显就是在打铺垫,等待她归来继续帮忙带货。
不过网友们可没那么轻易就被蒙过去,一看到这些小花招立马炸锅似的反应起来。
把她卖假粉条、摆拍人设的历史翻出来。
评论里都是“别装了”跟“滚出直播圈”的声音。
官方重拳整治
这回官方点名东北雨姐和三只羊,可不是一时兴起的冲动呀。
其实,这背后可是国家对平台经济乱象进行集中整顿的一部分。
这两年,直播带货真是火得不得了,可问题也不少,比如虚假宣传、假货满天飞。
现在,消费者反映的问题越来越多,国家早就开始关注这个行业了。
市场监管总局那阵子就提过,过去五年里,涉网络方面的案件总数已经破十万起了。
为了给这个行业树立规矩,清理掉了四百多万条违规商品信息。
东北雨姐和那三只羊被拿出来当反面教材,目标就是用来敲打吓唬别人。
那三只羊之前卖假月饼、拼接牛肉卷,结果被罚了六千多万。
东北雨姐那些假粉条的事,最后也被罚了百十来万。
官方这次明着说“零容忍”,意思很清楚:
别指望能偷偷摸摸,搞虚假的宣传、割韭菜,迟早会受到惩罚。
官方出手狠狠地干了一场,平台也跟着加强监管,那些靠伪装人设、套路带货的主播,日子恐怕是不好过啦。
行业的洗牌已经拉开帷幕,从混乱逐步走向规范,指日可待。
主播乱象根源
为啥这些顶尖主播总是三天两头出事啊?归根结底,跟他们的“崛起历程”可分不开。
现如今火得不得了的那些大主播,比如辛巴、大小杨哥、东北雨姐,基本都是靠着自己从底层爬上来的一路走过来的。
在直播间里喊麦、聊聊天、谈谈家长里短,靠着这种接地气的风格吸引了一大批粉丝。
普通人一看觉得“这主播跟咱们一样,没啥架子”,心里就觉得挺亲切的,愿意往里投点。
草根翻盘成功之后,管理水平反而没能跟上步伐。
他们会用一些话术引导粉丝下单,搞人设增加流量,但对公司的管理到底懂得不多。
不少团队只关心销量和佣金,至于产品质量怎么样,合规不合规,这根本不放在心上。
就像之前辛巴团队那些卫生巾被查出含有荧光剂,粉丝们想维权,一遭怼“爱买不买”,真是让人无语。
东北雨姐在卖假粉条,明明不是用红薯做的,还当着镜头大喊“纯手工农家货”,这叫骗人不带羞耻心。
这类为了快速赚钱而不顾原则的事情,要是没有出事,那反倒挺奇怪的。
平台和主播之间的关系也挺微妙的,别看表面挺平稳,其实暗藏不少玄机。
起初,这主播可是平台的珍宝,重要的很。
一位大主播能够吸引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观众,平台自然得好好宠着、供着了。
等主播一飞冲天了,就开始跟平台抬杠、唱对台戏了。
就像辛巴之前明目张胆地骂平台“剥削主播”,觉得自己人气高就能随意发话。
平台要想走得长远,总得设点规矩下来。
老大咖的流量可不能随意放任,中小主播也得帮一把,不能让一个主播把整个平台给垄断了。
行业发展由乱转治
直播带货这行业,现在就像当年共享单车和网约车刚出现那会儿,最开始都是一股脑儿野蛮发展起来的。
那会儿平台为了吸引用户、争夺流量,也就算是“放养”主播吧。
只要能抓住别人眼球、带动销量,谁在意人设是真是假、产品质量咋样呢。
现在情况有了变化,行业规模变大了,这些乱象也逐渐浮出水面,监管自然得拿出大招来整顿。
就像这次点名东北雨姐和三只羊,主要是想找几个典型,好好敲打敲打。
定下规矩、明确方向,让大家明白这行别再得过且过了。
辛巴这回退出网络,好多网友都调侃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想想也是,之前卖的那些东西可是出了不少问题,蛮正常的。
这次赶在官方整治的热潮之前,及时避开了风头,这份“精明”真是没谁了。
这个行业,总不能都靠“退网躲风头”来应付吧?
直播带货需健康发展
这几年,直播带货确实帮不少人走上了成功之路,从平凡到网红,从普通商家变成了品牌。
要是一直这么乱七八糟的,今天这家卖假货,明天那家玩套路,消费者还能相信多久啊?
平台不能只是追求流量,监管得跟得上;主播自己也得把底线守住,别只盯着钱看。
要想让这行走得更远,总得有人扛起责任来。
要不然一味野蛮生长,最后留下的可能就只是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