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基金限购潮起,要业绩不要规模,难道这是本轮牛市独有的味道?
2025-08-09
基金限购潮起,要业绩不要规模,难道这是本轮牛市独有的味道?
近两周,不少基金产品实施了限购措施,有的甚至完全暂停了申购业务,这其中不乏一些备受瞩目的热门产品。这一现象背后,究竟有何原因和内在逻辑
基金限购现象频发
近两周内,不少基金产品发布了限制购买或暂停申购的通知,这些产品涵盖了主动权益型、量化策略型、QDII等多种类型。其中,部分产品今年收益翻倍,净值达到新高,成为了市场上的热门选择。以7月28日为例,有些基金在股价急剧上涨之际,选择暂停申购,主要目的是为了阻止非理性资金在短期内盲目跟风。
绩优基金主动设限
近年来,绩优基金常常遭遇资金大量涌入的现象,因此它们都采取了积极的手段来实施管理。以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混合基金为例,该基金在同一年内的收益率超过了90%。从8月4日开始,该基金对每日的申购额度进行了限制,最高限制为5万元,其目的是为了调整资金流入的节奏,以保证投资策略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量化基金限购原因
近期,部分量化基金采取了购买额度限制的做法。以诺安多策略基金为例,上半年其净值上涨接近60%,同时规模也从7.72亿元增至约25亿元。在二季报中,基金经理指出,鉴于新投资者对产品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自8月初开始,他们决定对购买额度设限,具体为5000元。此措施旨在避免非理性资金的大规模流入,以减少对基金持仓的冲击。
不同份额限购差异
以广发均衡成长混合基金为例,自8月4日开始,C类份额的单日申购额度被设定为1万元;与此同时,A类份额并未受到申购额度的限制。这一情况反映出基金管理公司对不同份额的资金流入采取了不同的管理策略,这既是用来隔离风险的一种方法,也是为了减少运营成本所采取的措施。
监管影响激励模式
自“限薪令”等监管政策实施后,基金经理的激励方式发生了变化,不再单纯追求规模,而是更加注重业绩。诺安多策略等产品单位净值持续上涨,然而投资者却遇到了购买和卖出都困难的困境。基金公司实行的限购政策,彰显了其对“稳健增长”规模控制理念的追求。
限购体现管理成熟
QDII的额度是有限的,所以基金公司有意缩小了投资者申购的渠道。他们这样做是为了确保现有投资者的投资能够保持安全与稳定。现在,这种限购措施更多地显示出基金公司的成熟与稳重。这并不是在拒绝新资金的加入,而是希望以一个合理的速度,维持一个稳定的投资者群体构成。
您认为这类基金企业实行的购买限制措施,对于投资者而言,其好处是否真的胜过可能引发的不利后果?我真诚地希望您能对这个内容给予点赞和转发,并且非常期待您能提出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