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外包儿女”悄然兴起,谁在为孤独买单?
2025-09-18
导读:33岁的阿凯身穿黑衣,虎背熊腰,看起来与老人毫无血缘关系,却频繁出现在养老院、老旧小区或医院场所。他自称是老人的“远房外甥”,实则是被雇佣来的“外包儿子”。
“能不能帮我去看看家里的老人?”今年3月,当一位客户向阿凯提出这个请求时,一个全新的职业形态——“外包儿女”悄然诞生。
他们陪老人看病、买菜、聊天,必要时出面调解邻里矛盾,震慑别有心思的护工、保姆,成为老人身边“看得见的依靠”。
01 服务价格明码标价,保镖日收入上千
“外包儿女”服务价格从500到2500元不等,保镖一天收入可达上千元。这项服务的提供者大多是兼职人员,包括退伍军人、律师、在职白领和拳击爱好者等。
阿凯的团队从最初的9个人,在三个月里发展到了一千多人加入。很多人是出于兴趣和责任感,以志愿者身份加入,并不是全职工作。
02 空巢老人占比超半,孤独催生新需求
看似新奇的职业背后,是不断增长的现实需求。截至2021年,我国“空巢老年人占比已超过一半”,部分大城市和农村地区,空巢老年人比例甚至超过70%。
《老年人监护问题研究报告》显示,接受调查的1611名老年人中,有近80%的老年人担心突发疾病或遇到意外情况时无人料理。
03 不止于陪伴,更为老人撑腰维权
阿凯从事这份工作后,发现老人真正渴望的,不只是吃穿无忧,而是有人陪伴、有人撑腰,有人守住那份不因衰老而贬值的体面与尊严。
他曾帮助一位被排挤的丁克老太太解决问题,也曾经通过定期上门陪伴,“震慑”怠慢工作的护工,让瘫痪老人终于能体面地过日子。
04 合法是底线,道德伦理引发争议
接受委托前,团队的律师会对每个任务做风险预判。阿凯强调:“合法是底线,我们不能主动出击,不能伤人,绝不越过法律红线”。
很多人把雇佣“外包儿女”简单归结为子女“不孝”,但实际情况远比想象复杂。大多数订单的委托人其实是子女或亲戚,他们常年在外甚至漂泊海外,心里挂念却无法常常回来。
05 情感能否外包,陪伴岂能明码标价
外包儿女”的出现引发思考:情感能否外包?陪伴岂能完全明码标价?事实上,无论是老年人需要的亲情还是孩子需要的父母之爱,都很难完全用金钱购买到。
类似于“外包儿女”,市场上还出现了“儿童成长陪伴师”,月薪从五千到四万元不等。但这种外包式的陪伴,本质上是对亲子关系的一种替代而非增强。
养老院里的丁克老太太第一次看到阿凯团队到来时,根本不搭理他们。经历了几次陪伴和帮助后,她的态度转变了,最后一次离开时,她流着眼泪问:“你们什么时候还会再来?”
然而,再多钱的“外包服务”也难以购买到真正的亲情温暖。**空巢老人比例超过一半**的现实,提醒着我们思考:当亲情变成明码标价的服务,我们失去了什么?
各位读者,你会考虑为远在老家的父母雇佣“外包儿女”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热点观察家#